区块链数字货币:从交易媒介到资产保值,以太坊 ERC20 标准下的代币
区块链中的数字货币本质上只是一串数字代码,因此从字面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一种电子交易媒介。就像人民币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当然,这是对数字货币最早的理解。比特币作为区块链中最早的数字货币,是互联网上点对点交易的媒介。现在,比特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保值资产的商品而存在,就像黄金一样。一方面,这体现了公众对比特币去中心化、免信任机制的认可,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其不断的稀缺性和人为操纵有关。
比特币作为鼻祖,已经成为数字货币中的另类,那么其他数字货币呢?目前区块链中的其他数字货币更多时候被称为代币(Token),国内一般翻译为代币。为什么呢?这得益于以太坊,以及其ERC20标准。基于这个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发行自定义的代币,这个代币可以代表任何权利和价值。而数字货币也包含在这个代币之中。
其实任何代币在区块链项目发展之初就已经被定义了一定的意义或者功能,但主要还是流通媒介。比如瑞波币,XRP是网络的基础货币,可以实现多币种跨境交易结算。它的出现使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更加简单便捷。但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不同,XRP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交易协议,XRP是基于此协议实现的多币种兑换媒介。比如EOS、CZR等基础公链,它们的代币是整个项目价值体系的流通凭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与这些基础公链合作或者基于这些公链开发的服务都可以使用它们的代币进行结算。
因为数字货币交易市场的炒作和种种弊端,一些懂行的人开始抵制“通证”这个称呼。他们更愿意称Token为通证,并指出数字货币只是通证的一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证可以在非区块链的平台上运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Q币、游戏币等都是某种原始的通证,都是数字化的权益证明,只不过没有密码学的应用,流通也受到限制。区块链的出现,让Token有了更广泛的流通和更安全的保障。通,就是流通;证,就是证明,或者说信任。区块链,让通证有了最有价值的名字。
目前交易市场上各种所谓的数字货币还处于空头状态,也就是没有相应的落地或者服务支撑,因此币价的波动更多的是受到政策和人为操控的影响。数字货币的价值体系只有回归到其真正的用途上才算是回归到了正轨。
陈旭每天在各大网站更新文章,不仅希望大家看到我的文章后能点赞、点赞,获得名气,更希望大家能从我的文章中真正领悟到一些东西,形成自己的交易风格,希望有一天,你不用看别人的文章,不用依赖别人的建议,也能轻松获利。
更多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添加更多内容!